为创新党员教育形式,用艺术之美传承红色基因,艺术学院于3月31日成功举办“社区艺课堂”第一期“歌声中的思政课”音乐党课暨校园红歌合唱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专家授课与红歌传唱相结合的方式,将音乐艺术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吸引了全校两百余名学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伊始,艺术学院音乐师生党支部书记朱虹老师以“红色旋律中的青春答卷——从《黄河大合唱》谈艺术学子的历史担当”为主题,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音乐党课。朱虹老师以经典红歌《黄河大合唱》为线索,结合党史故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作品背后的时代精神与思想内涵。她强调,当代艺术学子应将专业特色与红色经典有机融合,从作品中汲取力量,坚守信念,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朱虹老师鼓励音乐专业学生探索交响乐的当代表达、设计专业学生转化黄河意象为视觉符号、传媒专业学生利用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让红色经典焕发新生。
在授课过程中,学院新声合唱团以饱满的热情演绎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一、第四及第七乐章,用清澈的歌声和昂扬的舞台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黄河船夫曲》的浑厚低音到《黄水谣》的清澈空灵,再到《保卫黄河》的排山倒海,每一乐章都深深打动在场观众。
在分享环节,音乐师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刘培从历史维度剖析了《国际歌》的时代意义,强调集体传唱《国际歌》是对革命传统的坚守和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生动诠释。学生党员刘芳盈则以《歌唱祖国》为题,分享与这首经典红歌的特殊情缘,从专业角度分析创作技巧,并动情回忆小学时在升旗仪式上演唱的经历,展现歌曲对她成长的深远影响。
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房三虎在总结中指出,本次音乐党课创新性地将艺术专业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通过音乐这一情感纽带,使党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师生们用专业所长诠释红色经典,既展现了艺术院校的育人特色,又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他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发挥艺术学科专业特色,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将“社区艺课堂”打造成为艺术学院师生党建特色品牌,让更多师生在艺术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在专业创作中传承红色基因。
本次活动以音乐为媒介,让思政教育“声”入人心,现场观众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的党课形式既有感染力又有教育意义。未来,“社区艺课堂”将持续推出系列主题活动,推动艺术与思政同频共振,助力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