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9日,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绿美广东,艺潮新丰——墙强联手突击队”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科技特派员、艺术学院副教授罗梦达和廖云老师的带领下,赴潮州市饶平县新丰镇锡康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师生团队顶着39℃高温,历时7天完成锡坑小学长30米、两层高的外墙彩绘,为乡村儿童打造了一座立体的“美育课堂”。
此次墙绘设计紧扣新丰镇地域特色,以客家土楼、青山绿水、老人儿童生活场景为主画面,巧妙融入当地陶瓷、米酒等文化符号。其中,青花瓷纹样与稻田风光的结合,既展现了传统工艺的韵味,又凸显了乡村振兴的生机。为确保大尺度画面精准呈现,设计组提前将图纸分解为精密网格,通过“网格作战图”实现快速起稿定位。施工阶段采用“三阶分工法”,设计组、物料组、宣传组协同配合,从统一底色到细节刻画分层推进,在高温环境下高效完成创作。
粤东暑期的极端天气为实践带来多重挑战。金属脚手架在烈日下温度超过50℃,丙烯颜料因高温加速挥发,队员们常需在汗水浸透画稿前完成色块填充。同时,台风预警频繁发布,刚完成的墙面若遇暴雨可能前功尽弃。为抢在台风来临前完工,师生们主动延长工时至夜间,每日结束工作后累得倒头就睡。当地村民的温情支持成为团队的“强心剂”:不少村民自发熬制绿豆汤,送来冰镇西瓜,小卖部老板邀请队员进店避暑,药店老板主动提供防暑药品。锡康村詹书记不仅送来解暑冷饮,更在暴雨将至时组织村民搭建遮雨布,并冒雨协助完成最后一层防护漆涂刷。
7月9日傍晚,台风带来的雨水如期而至,在防护措施保护下,墙绘安然无恙。雨过天晴后,原本斑驳的灰墙已蜕变为色彩明快的艺术长卷,村民与孩子们驻足观赏时露出的惊喜笑容,成为对师生们最大的肯定。
此次活动不仅是艺术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更凸显了艺术学院对“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坚持。师生在高温与风雨中锤炼了专业技能与责任担当,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一线绽放光彩。